联系人:王工
邮 箱:seana@tranp.cn
电 话:18102505973
地 址: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创立路1号1幢A2栋四楼403室
在全球“双碳”目标背景下,工业余热回收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路径之一。啤酒饮料行业作为高能耗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若能被高效回收利用,不仅可降低能源成本,还能大幅减少碳排放。
啤酒饮料生产涵盖糖化、发酵、灭菌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余热分布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1、巴氏灭菌余热:灭菌过程中高温水蒸气携带大量热量,通过换热器回收后可预热待灭菌液体或用于车间供暖。
2、糖化工艺余热:麦汁蒸煮阶段产生的蒸汽余热可转化为二次能源,用于后续工艺的加热需求。
3、热凝固物分离余热:麦汁冷却时释放的热量可通过多段式板式换热器回收,提升整体热效率。
4、发酵罐冷却水余热:发酵罐冷却水温度通常在25-35℃,回收后可用于清洗或锅炉补水。
5、洗瓶机/空压机废水余热:废水温度可达40-60℃,通过热泵机组提温后可为生产环节供热。
6、二氧化碳回收系统余热:压缩二氧化碳时产生的热量可用于预热发酵原料,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我国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为工业余热回收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与支持:
1、《“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信部,2021年):明确提出“推进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应用,支持高耗能行业实施能源系统优化”。啤酒饮料行业作为重点改造领域,余热回收项目可申请专项资金补贴。
2、《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制造”列为核心目标,鼓励企业采用热泵、换热器等高效设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国家发改委,2020年):要求食品饮料行业能效水平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余热回收率纳入考核指标之一。
4、地方性政策支持:例如山东省发布的《工业余热利用实施方案》(2022年),提出对年回收余热超过5000吨标煤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
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多家啤酒企业已开展余热回收实践。例如,某头部啤酒厂在糖化车间安装多段式板式换热器后,蒸汽消耗量降低15%,年节约成本超200万元;另一企业通过热泵机组回收洗瓶废水余热,满足30%的厂区供暖需求。
1、多段式板式换热器:采用多流程设计,可适应啤酒生产不同温区的热量交换需求,热回收效率达85%以上。
2、热泵机组: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将低温余热提升至60-80℃,适用于洗瓶废水、冷却水等低品位热源回收。
以某年产50万吨啤酒的工厂为例,其通过“板式换热器+热泵”组合技术,将巴氏灭菌和发酵罐余热回收用于预处理水加热,年减少天然气消耗120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2600吨。
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
经济层面:设备投资回收期通常为2-3年,长期可降低能源成本20%-30%。
环境层面:每回收1GJ余热,可减少约100kg标准煤消耗及250kg二氧化碳排放。
啤酒饮料行业的余热回收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政策引导与企业责任的深度融合。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加码,余热回收将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