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王工
邮 箱:seana@tranp.cn
电 话:18102505973
地 址: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创立路1号1幢A2栋四楼403室
在药品制造行业中,能源消耗一直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显著降低能源开支,还能减少碳排放,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药品制造中的余热来源及回收流程
药品生产涉及多个高温、高压环节,这些环节产生的余热若合理回收,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率。以下是五大主要余热来源及其回收场景:
1.原材料蒸煮的蒸汽冷凝水
在药品原料蒸煮过程中,高温蒸汽释放大量热能后形成冷凝水,温度通常保持在80℃以上。通过安装套管式换热器,可将冷凝水中的余热用于预热锅炉进水或厂区供暖系统,减少蒸汽生成所需的新能源消耗。
2.烘干与制粒工艺废气
烘干和制粒工序会产生高温废气(约100~150℃),直接排放会造成能源浪费。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可将废气中的热量回收并用于预热进入烘干机的空气,降低加热能耗。此外,回收的热能还可用于其他低温工艺环节,如原料预干燥。
3.反应釜冷却水
药物合成反应中,反应釜常需通过冷却水控温。冷却水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可达50~70℃),若直接排放或循环冷却将浪费大量热能。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可将这部分热能转移至需要加热的纯化水系统或清洗工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4.锅炉烟气
锅炉运行中排放的烟气温度通常高达200℃以上,蕴含丰富余热。利用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可预热锅炉燃烧所需的空气或生产用水,显著提升锅炉热效率,同时减少燃料消耗和氨氧化物排放。
5.灭菌柜废气
灭菌环节通过高温蒸汽杀灭微生物,产生的废气温度可达120℃以上。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可将废气热能转化为洁净蒸汽回用于灭菌柜自身或其他设备的预加热环节,形成闭环节能模式。
二、核心设备:换热器的选择与应用
余热回收的关键在于高效换热设备的选择。药品行业常用的设备包括:
套管式换热器:结构紧凑,耐高压,适用于蒸汽冷凝水等高纯度介质的余热回收。翅片管式换热器:通过扩展表面积强化传热,尤其适合含粉尘或颗粒物的废气处理,例如烘干工艺中的高温废气。
设备选型需综合考虑温度、介质特性、空间限制等因素。例如,腐蚀性废气需选用耐腐蚀材质(如不锈钢),而含颗粒物的废气则需定期清洗翅片以避免堵塞。
三、余热回收的综合效益
1.经济效益:余热回收可降低20%~30%的能源成本,设备投资通常在1~3年内即可通过节能收益收回。
2.环境效益: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降低二氧化碳及污染物排放,助力企业通过环保认证。
3.工艺优化:余热的循环利用可提升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例如稳定的预热温度可提高烘干效率。
药品制造行业的余热回收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理念。通过挖掘生产流程中的余热潜力企业能够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履行环保责任,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标杆。未来,随着技术的迭代与政策的推动,余热回收必将成为药品制造企业的“标配“实践。